查看原文
其他

“南越珍宝”亮相国博,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弘博网 2023-10-07


8月10日,“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协办。这是广州考古成果第一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专题展出。本次展览也是广州文物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考古成果传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重要指示的实践举措。


展览现场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次展览的意义、特色和幕后工作,弘博网采访了南越王博物院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相关领导。 


01大一统视角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盛世,也为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位于帝国南域的岭南地区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增长。通过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技术、吸收多元文化精华,岭南地区形成了兼收并蓄、勇于开拓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广州考古成果突出,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象岗第二代南越王墓以及大量汉代臣民墓葬等重要考古遗存的陆续发掘,揭示了许多珍贵历史文物,让人们有机会一睹两千多年前岭南历史文化的真实风貌。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表示,虽然广州市属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近年来曾组织“广州考古六十年”等展览,集中展示了广州地区的重要秦汉考古成果,但从未将这些成果集结并送外展出,此次展览更是第一次登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考古成果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用而不竭的文化基因。李民涌表示,本次展览通过集中展现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现了大一统视角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过程。正如展览名称“海宇攸同”所揭示的:地域文化是大一统文化的细节呈现。“所有的细流最终将会汇成大海,”李民涌说,“文化最终面貌,是实现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院长易西兵说,60年来的考古成果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见证了岭南文化发展并融入华夏文明体系的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蕃禺都城和岭南社会的历史画卷。希望通过展览,并借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平台,向社会各界汇报广州考古成果,向更多观众宣传羊城广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02广州:最早开展田野考古的城市之一


考古遗迹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也是最早开展田野考古的城市之一,秦汉考古是广州考古的重点内容。60多年来,广州的一批重要考古遗址,如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都在城市中心地带进行了原址保护展示。这在90年代的广州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体现了广州市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南越王墓室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主体楼


提及南越国宫署的原址保护工作,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介绍了遗址如何在城市中心被保存下来。1995年,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南越国大型石构水池遗迹被发现,并立即上报给了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及广东省文化厅和广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石构水池遗址立即得到了原址保护的指示。


南越宫苑遗址鸟瞰图


1997年,在由澳商投资新建的文化大厦的建设工地中,前置的考古发掘再次发现了长达160米的曲流石渠遗址,经过专家的多次论证,确定其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实例。于是,广州市政府斥一亿巨资买回地块,将遗址原址保存起来。


南越国曲流石渠模拟复原展示


及至1998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考察宫苑遗址,认为汉代诸侯王相关遗存中,在同一城区发现宫苑和王陵的情况独一无二,若能将相应的宫殿遗址一并揭露并保护,便能够更完整地呈现南越国的面貌,并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在这样评价和鼓励下,广州市政府对遗址的保护和未来的开发利用更加重视,再次斥巨资将涉及到的儿童公园进行搬迁,交由考古人员进行主动发掘。


南越国一号宫殿遗址及一号廊道地面标识展示 


在之后的发掘工作中,遗址区发现了层层叠叠的13个朝代和时期的都城王宫或官署遗址,包括南汉国都城王宫、宋代和明清官衙、甚至民国时期的法国领事馆。这些遗迹保存完好,且观赏性强,在国内同类大遗址中是非常罕见的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宫殿遗址所在区域规划成为公园,也并未受到太大破坏,从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南汉庭院


03从广州到北京,文物是怎么过来的?


本次展览涉及到3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其中有等级文物达到134件(套),其它尚未评级文物也同样珍贵。其中很多文物,如南越王宫的大型建筑构件,此前从未外展。因此,如何将这些文物安全地打包、装箱、运输、上柜,成为此次外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林冠男介绍,早在几个月前,馆方就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专业的文物运输公司负责此次外展的文物包装、运输和布展。文物的包装方式和运输路线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每件文物都有适合自己的包装方案。由于广州至北京运输距离长达2100公里,两地气候差异大,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文物安全,馆方对文物包装、点交环境进行了预先干预。


文物装箱 


8月2日凌晨4点,国博策展部、运输公司和南越王博物院藏品部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的布展工作。有些文物规模较大,布展难度高,如丝缕玉衣是拆分运输,要在现场将头套、身体、手套、手臂、腿套、脚套等部位有序组合起来,同时还要将和玉衣一同出土的玉觹、双联玉璧等文物合理放置。布展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馆方原本10人的队伍缩小至2人,好在国博方面时间预备充裕,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终于加班加点按时安全完成了文物布展。


南越王博物院藏品部主任何东红在调整“朱雀顶饰”


0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还需更好的展示与传播


广州位于中国的南大门,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两千年长盛不衰的重要港口城市,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勇于开拓、大胆革新、讲究务实的特点一直传承至今。广州秦汉考古是中国秦汉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冠男透露,本次展览在国博亮相之后会进行巡展,如今已收到很多城市的邀请。考古成果转化为文化力量还需通过展示与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展览名称: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协办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8月10日启幕,展期预计3个月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

回顾往期精彩重磅展览 | “海宇攸同”——来国博看广州秦汉考古中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
双线展览模式,为红色主题展览注入新活力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注意啦!北京地区这些博物馆开启“限流”模式征稿 | 山东大学第五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
新展 |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开幕
贝鲁特港口爆炸一年后,受伤的博物馆怎么样了?
新时代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创新——以《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为例大家谈 | 博物馆跨界交通,您怎么看?
来南汉二陵博物馆看“十三五”广州考古与文物的发现、保护与传承
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 做好文博单位疫情防控工作
新展 | 大量珍贵资料一同面世,创造让你无数次感念的场所: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闭馆、限流!多家博物馆采取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四川:三星堆遗址获专门立法保护
116站、20余万公里、150余万观众:看川博“大篷车”如何创新办馆理念,扩大“流动”外延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